上半年以来,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、充满挑战的经济形势,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,着力抓好稳增长、控通胀、防风险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,全市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平稳。
(一)经济运行总体平稳。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(GDP)42.04亿元,同比增长5.1%。从三大产业构成来看,第一产业增加值9.14亿元,增长4.1%;第二产业增加值11.96亿元,增长8.0%;第三产业增加值20.94亿元,增长4.3%,三大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1.7:28.5︰49.8。
(二)农业农村经济有序推进。上半年,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4.36亿元,同比增长4.2%。各种农产品中,水果产量较快增长,增速为11.6%,畜牧形势稳定,肉猪出栏30.75万头, 增长2.1%;生猪存栏31.51万头,增长1.2%。
(三)工业生产缓中趋稳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5.23亿元,同比增长8.4%。分行业看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四大支柱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.16亿元,同比增长10%,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98.6%,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.7%;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.2%;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.5%;文教娱乐用品制造业下降58.6%。
(四)投资持续较快增长,商品房屋持续热销。上半年,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.57亿元,同比增长16.8%,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1.3个百分点。其中,城镇投资10.01亿元,增长41.2%,农村投资3.56亿元,下降21.4%。分产业看,第二、三产业投资形势较好,分别同比增长30%、15.5%,第一产业同比下降72.5%。
支撑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是房地产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两大领域。上半年,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.27亿元,同比增长103.2%。商品房销售面积和商品房销售额分别增长68.5%和71%;基础设施完成投资9.32亿元,同比增长15%,占投资的比重达 68.7%。这说明群众和投资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前景依然充满信心。
(五)居民消费稳定增加,进出口贸易继续滑坡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.48亿元,同比增长10.9%,其中,城镇、农村市场分别实现20.90亿元和2.58亿元,分别增长10.9%和11.3%。
消费品价格指数继续温和上涨,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(CPI)总指数为101.9%,八大类价格指数中涨幅最大的是食品类,达到103.9%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1.4%。人民收入水平方面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77元,同比增长6.2%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086元,增长12.2%。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均工资达21799元,增长7.1%。
1-5月,全市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088万美元,同比下降20.7%,其中出口总额4000万美元,下降28.6%,进口总额8088万美元,下降16.1%。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70万美元,增长27.7%。
(六)财政收入今年首次正增长,金融形势稳健。上半年,全市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.61亿元,同比增长0.6%,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.35亿元,增长0.4%,其中,教育、社会保障和就业、医疗卫生和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支出分别增长30.6%、25.6%、115.8%和27.8%。信贷投放持续增多,6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8.41亿元,比年初增长5.3%。各项贷款余额45.26亿元,比年初增长4.4%。
(七)运行质量方面:转型发展涌现出新的势头,企业效益呈恢复性增长,节能降耗成效明显。
在增长放缓,运行困难增多的严峻形势下,全市调整转型发展涌现出一些好的势头。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有新进展。上半年,全市一、二、三产业之比由上年的25.1:24.8:50.1调整为23.3:24.1︰52.6,第三产业占比提升;二是工业转型发展步伐加快。战略性新兴产业、低耗能产业增长加快,规模扩大;三是投资结构继续向第三产业倾斜。上半年,全市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.92亿元,在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.5倍的基础上又实现15.5%的较快增长,房地产业、新兴服务业、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,投资结构改善,将有力支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。
企业效益呈恢复性增长。1-5月,全市23户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486万元。特别是重点骨干企业生产效益稳定回升,推动了规模工业经济整体效益改善。建滔三间以铜为原料的企业扭转了去年利润下降的局面,1-5月实现盈利3473万元,同比扭亏增盈5746万元。
节能降耗成效明显。上半年,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1.04%。